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告别的9个人
03/26/2015· 分类 :无聊图· · 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告别的9个人已关闭评论
03/26/2015· 分类 :生活志· · 2015-03-26已关闭评论
也自己写点东西,折腾了这么一个博客,也是要经营一下,作为网络上的一个自留地。
我是那种不会拿脸贴冷屁股的人.
I don’t like this feeling.
Just so so.
03/26/2015· 分类 :杂文录· 标签: 寂寞· 抵抗寂寞的能力已关闭评论
都认为,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这一种境况而又改变不了。
是的,以上基本就是寂寞的定义了。
寂寞是对人性的缓慢的破坏。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对于某些容易生锈的金属。
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那么容易生锈。金子就根本不生锈。不锈钢的拒腐蚀性也很强。而铁和铜,我们都知道,它们极容易生锈,像体质弱的人极容易伤风感冒。
某次和大学生们对话时,被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
他们笑。我看出他们皆不以为然。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的想法——我们需要具备这一种能力干什么呢?
是啊,他们都那么年轻,大学又是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云集的地方,一间寝室住六名同学,寂寞沾不上他们的边啊!
但我同时看出,其实他们中某些人内心深处别提有多寂寞。
而大学给我的印象正是一个寂寞的地方。大学的寂寞包藏在许多学子追逐时尚和娱乐的现象之下。所以他们渴望听老师以外的人和他们说话,不管那样的一个人是干什么的,哪怕是一名犯人在当众忏悔。似乎,越是和他们的专业无关的话题,他们参与的热忱越活跃。因为正是在那样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的寂寞获得了适量地释放一下的机会。
故我以为,寂寞还有更深层的定义,那就是——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即使改变了这一种境况,另一种新的境况也还是如此,自己又比任何别人更清楚这一点。
这是人在人群中的一种寂寞。
这是人置身于种种热闹中的一种寂寞。
这是另类的寂寞,现代的寂寞。
如果这样的一个人,心灵中再连值得回忆一下的往事都没有,头脑中再连值得梳理一下的思想都没有,那么他或她的人性,很快就会从外表锈到中间。
无论是表层的寂寞,还是深层的寂寞,要抵抗住它对人心的伤害,那都是需要一种人性的大能力的。
我的父亲虽然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但在“文革”中,也遭到了流放式的对待。仅仅因为他这个十四岁闯关东的人,在哈尔滨学会了几句日语和俄语,便被怀疑是日俄双料潜伏特务。差不多有七八年的时间,他独自一人被发配到四川的深山里为工人食堂种菜。他一人开了一大片荒地,一年到头不停地种,不停地收。隔两三个月有车进入深山给他送一次粮食和盐,并拉走菜。
他靠什么排遣寂寞呢?
近五十岁的男人了,我的父亲,他学起了织毛衣。没有第二个人,没有电,连猫狗也没有,更没有任何可读物。有,对于他也是白有,因为他几乎是文盲。他劈竹子自己磨制了几根织针。七八年里,将他带上山的新的旧的劳保手套一双双拆绕成线团,为我们几个他的儿女织袜子,织线背心。
这一种从前的女人才有的技能,他一直保持到逝世那一年。织,成了他的习惯。那一年,他七十七岁。
劳动者为了不使自己的心灵变成容易生锈的铁或铜,也只有被逼出了那么一种能力。
而知识者,我以为,正因为所感受到的寂寞往往是更深层的,所以需要有更强的抵抗寂寞的能力。
这一种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
胡风先生在所有当年的“右派”中被囚禁的时间最长——三十余年。他的心经受过双重的寂寞的伤害。胡风先生逝世后,我曾见过他的夫人一面,惴惴地问:先生靠什么抵抗住了那么漫长的与世隔绝的寂寞?
她说:“还能靠什么呢?靠回忆,靠思想。否则他的精神早崩溃了,他毕竟不是什么特殊材料的人啊!”
但我心中暗想,胡风先生其实太够得上是特殊材料的人了啊!
幸亏他是大知识分子,故有值得一再回忆之事,故有值得一再梳理之思想。若换了我的父亲,仅仅靠拆了劳保手套织东西,肯定是要在漫长的寂寞伤害之下疯了的吧?
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绞刑架下的报告》、《可爱的中国》、《堂·吉诃德》的某些章节、欧·亨利的某些经典短篇,便是在牢房里开出的思想的或文学的花朵。
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
而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最忠诚的朋友——他自己。
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孤独和寂寞这两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那两件事迟早会袭击我们。
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种能力,某些正常情况下,孤独和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转)
03/26/2015· 分类 :杂文录· 标签: 三岛由纪夫, 倦怠, 青春· 三岛由纪夫:青春的倦怠已关闭评论
一 什么是倦怠?
所谓倦怠是非常奢侈的东西。首先,我现在没有闲工夫拥有倦怠。因为每天得忙于工作,忙于奔波生活。再说,社会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可能拥有倦怠。而且想要咀嚼真正的倦怠滋味,得花费很多金钱。为什么呢?因为随着没钱而来的无可奈何和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心境,同倦怠相距甚远。
在人们常说的青春的倦怠里,虽然也有人把没钱去看电影而无所事事地呆在简易公寓的二楼上的情景称为青春的倦怠。但这能不能说是倦怠,还是个疑问。其实,所谓真正的倦怠,是武侯贵族的专利,只有这些人才懂得倦怠的真正可怕。在简易公寓的二楼上恍恍惚惚的人,既苦于处置自身,又难于对付青春,在时而忧郁时而开朗的状态中,打发着无所作为的日子,这样他还是一无所获。而倦怠,则是拥有一切的人,在他们完全派不上用场的时候,才感受到的东西。王尔德曾经说过:“人世间有两类不幸,即一无所获的不幸和整个拥有某种东西的不幸。后者更为不幸。”这更为不幸的后者,就是倦怠。
然而,所谓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种东西的状态,就是渴望的状态,憧憬的状态,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状态。他们眼前展现着人生广袤的原野和恐惧,尽管他们还一无所有,但他们偶尔也能在幻想中具有一种拥有一切的感觉。把这种感觉同上述倦怠的定义两相对照,就会明白所谓青春的倦怠,是语言本身的矛盾。实际上,青春是不可能有倦怠的,而且倦怠这种感情同青春的意义是相反的。
二 青春的孤独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青春的倦怠这样的词呢?因为它是一种带点俏皮,又有点忧虑的说法。就是说,这是忧郁症的,却又带有某种甜蜜感觉的词。
人们常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在街口处,看见挂着一副副寂寞面孔的青年男女的身影。虽说是男女,却各不相干。他们至少在成对的情侣漫步时,脸上露出奕奕的神采。这种神采,其实不是倦怠,而是青春以非常迅速的脚步同孤独互不妥协才产生的。
毋宁说,我更想谈谈有关青春的孤独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什么比青春更能强烈地感受到孤独,也没有什么比青春更能与孤独和睦共处。青春在一个个瞬间体味着孤独,并且眼看着行将从孤独中摆脱出来时,顷刻间又消失,复陷入孤独。青春不是孤独的状态。就是说,人既不能充分享受相互亲密,和睦共处,安逸地圆满地共同生活,也不能习惯于这种状态。乍看酷似倦怠的那种孤独,就在那里出现了。我们所称的孤独,是指在这种精神性的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那种唯独自己行将被埋葬掉的感觉。但同时,也是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即在这种精神的共同体里,比别人会有更多的憧憬。年轻人对这种状态比别人抱有更强烈的憧憬。在憧憬之余,又不满足于这种憧憬。
让我们假设这里有一个少女吧。这个少女确信自己不能爱别人。她真的不能爱任何人。她偶尔也同男性朋友散步,去看电影,去跳舞。然而,当这位男性朋友向她表示爱意时,她自己的那份爱情却旋即冷却,而且觉得他仿佛是个充满可恨的欲望的怪物,她的幻想立即幻灭,反而变得讨厌他了。于是,她立即回到孤独状态,在孤独中咀嚼类似倦怠的东西。她一无所获,却还在体味着倦怠。正确地说,是在体味着像是倦怠的东西。
她对人生抱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使她只想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自我封闭的心情,同试图深入封闭状态中并勇往直前的心情之间的矛盾,总是使她陷入孤独,并且成为她总是嘟囔着人生真没意思那句口头禅的根本原因。这时候,她会将自己与人生之间拉开某种模糊的距离。试图在其间能够心安理得地获得休息。她会说:“寂寞啊。真寂寞”她知道一旦有了爱,就不会感到寂寞了。但是,她没能找到爱的对象。于是,又不由得说“寂寞啊。真寂寞”最终又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她仰望着春天的苍穹、白云,凝视着翠绿的树林。然而,这些景象都没能给她带来任何喜悦,她仿佛在拒绝自己。于是,她自己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宛如处在悬空状态,变得朦胧了。她心想:如果自己能变成整个不存在就好了。可是自己又没有勇气自杀。她想:假如自己能原封不动地变成一缕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了。可是,自己怎么也难以消失。她仿佛在施展隐身法……她带着这种心境,茫然呆坐在窗边。于是,春天渐渐过去,她把这种情景称为青春的倦怠。然而,这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呢?
三 充实孤独的方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况:最爱装诚实的人,其实是最狡猾的。看似最狡猾的人,实际上在工作中却是最诚实的。这是我们走上社会学到的惊异事物之一。
学生时代,学生还不是社会人,因此学生时代也是只顾滥用诚实的时代。于是最懒惰的人和最狡猾的人,得以滥用诚实而不被人识破就混过去了。
我们经常遇见挂着一副诚实面孔的少女和青年,她和他们着实认真对待人生,不能宽恕丝毫的罪恶,也不能容忍一点污垢。她们憎恨所谓的成年人,弹劾成年人的肮脏行径。尽管如此,大人们都在从事某项工作,而她们则还没有工作。也就是说,她们还处在青春的倦怠状态。我想说的,是这种倦怠对于人生显得很真挚,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却是一种狡猾的自我辩护。这是一种不使自己受到伤害的自我维护。于是,作为充实这种倦怠和孤独的方法,人们就读书。
且说,问题是读书的方法。我仔细地回顾了自己青春时代的读书情况,那是我从未有过的,为了自我辩护而读书的时代。换句话说,也没有哪个时代像这时的读书是那样地有助于我的人生,那样地易于掌握。大多数年轻人读书的情况是,缺乏客观性的读书,无批判的读书,为了自己只抽出自己喜欢的书来读,自己先做结论,甚或只取出迎合结论的书来读。表面上看,这种读书似是一心为了探索自己所不懂的东西,而实际上从结果来说,很多都是如上所述的读书。我们小说家知道如何从商业角度去施展手段来迎合这样的读者。可悲的是,只为迎合这样的读者而写作的小说家,也并非没有。
但是,我并不是说这样的读书全都是负面的。在为了充实青春的所谓倦怠,为了自我辩护而读书的过程中,宛如沙里淘金留下砂金一样,最后总是会有一点好东西留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情况也是为数不少的。这就像读书,最后意想不到地触碰到核心的东西。这个核心的东西,最后会向读书人说声“不”,在最后的瞬间说声“不”,这是违背读书人为自我辩护而读书的初衷的。在真正一流的读物中,洋溢着这种“不”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威胁着他们,把他们从先前心安理得的状态中驱逐出去,并促使他们腾飞起来。那里就有读书的不可思议的效果。没有遇上这样一流读物的人,只能说是他的真正的不幸。
我已举出一个读书的例子,不过,青春是那么难以捉摸,为了抚慰不知如何消遣才好的心情,人们或许会去看电影。电影会把人生截断达一个半小时之久,让你沉湎在各式各样的梦中,沉浸在多姿多彩的幻想里。结果,电影有时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电影仿佛就是一种现实。当然,电影将会利用这种错觉。它帮助人们消磨时光,使人们最轻松自如地消遣。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一周之内竟到处看了十部电影。他们只是像躺在床上张口等人来喂药的病人那样,简直是主动接受别人酌量发给的某样东西。然后,这样做即使能够消遣时光,却丝毫也不能派遣他们原本所说的倦怠或孤独。他们越发感到孤独,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些无法清理的陈腐的渣滓。
前面我说过,人生的真挚生活方式,立志诚实,在这种感情中潜伏着青春的某种狡猾。但是,我认为人这种动物,从孩提起直至老迈,在各个年龄层里都顽固地具有各自层面的狡猾。孩子有孩子的可怕的狡猾劲,就连疯子也有疯子的狡黠。还有老人还有老人的圆滑,中年男子更有他们出了名的奸诈。四十八岁人有四十八岁人的狡猾。这又怎能唯独要求青春不能拥有自己的狡猾呢。如此看来,所谓狡猾,也可以说是人类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但我想说的是,至少那些诚实的青年男女在青春时代的狡猾,实际是以一种逆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是说,他们出于自我保护,必须戴上面具,以显示自己着实是个诚实的人,绝对诚实。于是,就要让那些不过是来自对人生的恐惧的东西,拥有恰似真挚地探索人生似的影子。然后真正的诚实并不是这种东西。真正的诚实,是不宽容自己的狡猾的。并且不断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诚实。可是,青春时代并不怀疑自己的狡猾,并不希望自己始终都是纯洁而诚实的。因此毋宁说,那不是青春的诚实。也可以说,那是对青春的诚实的憧憬吧。
那么,它同先前所说的倦怠有什么关系呢?我想说的,是要用探索人生的做法,指明在他们毫无道理的议论,随便胡乱的读书,被疯狂般的行动所驱使的种种行为中,潜藏着试图摆脱孤独而手足无措的盲目行动。
四 怎样克服倦怠
昔日尼采曾就希腊古代的厌世主义做过论述,它是就有过阿提卡地方的抒情诗中屡屡出现所谓阿提卡的忧愁所作的说明。尼采将阿提卡的忧愁阐释为:这是用至今依然处在朝气蓬勃的青春年代的希腊民族的丰盈本身所产生的一种苦恼。尼采说明它虽然是一种厌世主义,悲观主义,但却是强有力的悲观主义。尼采是在说:丰盈和丰饶本身会产生一种苦恼。这就是同我们前面所说的拥有一切者那种可怕的倦怠有所区别的缘故。
在这里,实际上就成立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就是说,这里的不平衡是由肉体能量的过剩所产生的不平衡,是精神的未完成与肉体的已完成之间的不平衡。缘此,只须稍许扣除多余的一方,以补足增加少的一方,就可以取得平衡。体育运动与精神行动是青春的同义词,其道理就在于此。总之,要消耗过剩的东西,把过剩的东西消耗尽,才是最符合青春的生理要求。如果让某些过剩的东西原封不动不加处理的话,那么过剩的能量就会反过来压倒精神,促使精神发达不起来。就像梅树开花必须剪枝一样,青春为了自我调节,为了使自己的精神能够充分的发挥,就有必要通过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来消耗自己的能量。当人的肉体受到残酷的使用时,人就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即这种残酷使实际上会给人带来某种爽朗的喜悦,同时也会使人精神焕发。总之,喜欢深入思考问题的人需要到户外去四处走走。但是,只顾四处走走,进行体育运动全然不运用精神,也是一种畸形。通过体育运动消耗过剩的能量,随后在愉快的疲劳里思考问题,这才能取得平衡。于是,思考才能变得正常,精神本身也就不为过剩的东西所烦恼,而能清澈地发挥作用。另外,如果肉体获胜而变得过剩,那就有必要尽量运动以消耗体力,使它转换到精神上来。
归根结蒂,我认为青春的种种问题,都是出自精神和肉体的不平衡。人们会逐渐察觉到,乍看知性离奇发达的人,绝不是使精神本身发达的。为什么呢?因为精神这种东西,在受到肉体压迫期间,是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即使人们试图单凭精神的力量去解释、压迫或完美地分析肉体,这在青春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这样说,绝不言过其实,到了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可以称为成人了。
1957年6月
03/26/2015· 分类 :杂文录· 标签: 语丝, 雨果· 文豪雨果的爱情和语丝已关闭评论
1、”La mélancolie, c’est le bonheur d’être triste. ”
忧郁,就是以悲伤为幸福。
2、”Le plus grand ennui c’est exister sans vivre.”
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活着却没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3、”Les mots sont les passants mystérieux de l’âme.”
文字是灵魂神秘的过客。
4、”Car le mot, qu’on le sache, est un être vivant.”
众所周知,文字是一团鲜活的生命。
5、”Un poète est un monde enfermé dans un homme.”
诗人是一个人封锁的内心世界。
6、”La musique, c’est du bruit qui pense.”
音乐是正在沉思的声音。
7、”Voyager, c’est naître et mourir à chaque instant.”
旅行就是每时每刻在出生和死亡中度过。
8、”On passe la moitié de sa vie à attendre ceux qu’on aimera, et l’autre moitié à quitter ceux qu’on aime.”
人们总是花费半辈子时间等待下一个爱人,然后再花半辈子时间离开所爱。
9、”C’est une triste chose de songer que la nature parle, et que le genre humain n’écoute pas.”
人类不懂得聆听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件多么哀伤的事。
10、”Rien n’est stupide comme vaincre; la vraie gloire est convaincre.”
最愚蠢莫过于制服别人,使人信服才是真正的荣耀。
03/15/2015· 分类 :杂文录· 标签: 再见· 路明:再见,总有一天已关闭评论
小时候,爸妈吵架。你一声不响,抱着洋娃娃离家出走。不走远,就在楼下的角落蹲着。你知道,一会他们发现你不见了,肯定急着来找你。回家的时候皆大欢喜,把吵架的事全忘了。
初二那年,他们闹离婚。你默默回到房间,闭上眼,在自己腕上划了一刀。妈妈尖叫着冲进来,爸爸一把抱起你送医院。你看着他们挂号,付费,求医生,急的团团转,竟是恩爱的样子。你为自己的小阴谋暗自得意。腕上缝了七针。妈妈趴在你的床头泣不成声,姗姗对不起,都是妈妈不好。你很想对妈妈说,妈妈不哭了,其实我一点也不疼。
高考后,你如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爸爸送你,两人坐了一夜的火车,好不容易找到了学校。到了宿舍,爸爸忙着大包小包放行李,里里外外打扫卫生,爬上爬下搭蚊帐,跑进跑出打开水,忙得满头大汗。可他什么活都不让你干,只许你在一边坐着咬苹果,和新室友聊天。爸爸要走了,你送他去公交站。你看着他瘦小的背影,艰难地挤上车。车门合拢,你挥手笑着,笑着,终于忍不住,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车缓缓离去,你看见爸爸用力拍打车门,张嘴在喊什么。可你什么都听不见,泪水迷糊了你的眼。
大二的时候,你和男朋友去云南旅行。44个小时的硬座,一路吃方便面。你发烧了,男朋友去餐车买了一份粥,喂你吃。你觉得很幸福。下了火车你给他们打电话,爸爸暴跳如雷,咆哮着甩了电话。后来妈妈告诉你,你爸哭了。他哽咽着说,姗姗长那么大,我没舍得让她吃那么大的苦。第二天,银行卡上多了一万块钱。爸爸的电话来了,他没有再凶你,只是嘱咐你吃好住好,注意安全,回来坐飞机。
你是公认的淑女,待人彬彬有礼,说话细声细气。只有爸妈知道你的淑女是怎么回事。放假一回到家,你就成了坏脾气的公主。没大没小,摔东摔西,一觉睡到中午,饭菜得端到床上,内衣都是妈妈给你洗,难得刷个碗还嘟嘟囔囔。好几次,爸爸忍不住想说你,妈妈劝他,算啦,姗姗读书辛苦,回家让她多享会福。
毕业后,你争取到一个出国念书的机会。爸妈送你去机场,你微笑着挥挥手,转身离去。你已经不再是那个爱哭的小姑娘。留学三年,你硬是没回家。省下来回机票,还能打工赚一笔钱。第一个独自在外的除夕,你在电话里对他们说你很好,不用牵挂,挂了电话就去打工。那天餐厅来了很多中国人。他们吃着喝着,大声说笑,没人知道你在厨房刷着堆积如山的盘子。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你走在异乡的石板路上,像孤独的烟火。
回国后,你在北京找了份令人艳羡的工作。过年了,你兴冲冲带着洋男友,提前请了假回家。哪知道爸妈根本接受不了。令人尴尬的沉默后是激烈的争吵。你出言放肆,平生第一次,爸爸打了你一次耳光。你摔开家门,用力挣脱了妈妈的手,头也不回地走。
你和男友去了海南。你们在海边漫步,享用浪漫的晚餐,说着动人的情话。三亚的阳光和煦温暖,你心中隐隐不安。以往妈妈一天要给你打好几个电话,叮嘱你穿衣吃饭,让你不胜其烦。可这次,那个熟悉的号码再也没有亮过。
从三亚回北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每一天,你想着妈妈的话,早餐吃一个鸡蛋,出门多加件衣服。好几次你拿起手机,又轻轻放下。你想,总要独立的,所谓的成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你沉浸在失恋的悲伤中。手机响了,是爸爸。妈妈查出了胰腺癌,晚期。
你懵了。你不顾一切地赶回家,等待你的是冰冷的病房。你日日夜夜守在妈妈身边,生怕错过每一分钟。你这才发现,二十多年来,你从没安慰过妈妈,从没给她做过一顿饭,洗过一次脚,剪过一次指甲。你吹凉了米汤,一口一口喂给妈妈,就像小时候妈妈喂你那样。妈妈在药物的作用下睡去,憔悴安详。原来这世上最残酷的事,莫过于注视亲人被病痛折磨的脸。你祈求上天,再给你多一点的时间。那么粗的针管插进妈妈的身体,她还朝你笑,姗姗别哭,妈妈不疼。
总有一些人的离去,让这个世界变得空荡。回到已经陌生的家,大床上放着两只枕头,桌子上摆了三双筷子。爸爸说,姗姗,吃饭吧。一语未了已是泪眼婆娑。爸爸仿佛一夜间老了,佝偻着背,胡须都白了,小老头一样。离家前最后一夜,你冻醒了,爬起来找被子,结果找到了几件妈妈的衣服。你躲在被窝里,咬着嘴唇,无声地哭到天亮。
出嫁那天,你一早起床,给妈妈上了三炷香。楼下鞭炮震天,爸爸默默地转过身去,妈妈站在镜框后朝你笑。婚礼上,你挽着爸爸的手,缓缓走向新郎。以后,爸爸真的是一个人了。你想起了第一次离家出走,你抱着洋娃娃,静静地蹲在角落;想起了北京的公交站,那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女孩。你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耳边传来温柔的声音,“姗姗,勇敢点。”
你很清楚,他们爱你。无论你怎样的吵闹、任性、坏脾气,他们都不会离开你。可是你忘了,世界是一片海,命运是风,所有的相遇和离别,不过是瞬间的波涛。
我们都是刻舟求剑的旅者,岁月里丢失了最心爱的人。有一天我们伤痕累累,记不起那些温暖遥远的日子。后会有期,后会无期。我们害怕真正的再见,可是再见,总有一天。
03/12/2015· 分类 :音乐街· 标签: 卫兰, 就算世界无童话· 就算世界无童话-卫兰已关闭评论
望向每双率真眼睛
似看到最动人风景
没有躁音只得笑声
散播到最远的山岭
ah……
在这世间分享晚餐
有重担有万人分担
没有染污的晚海
会看见远方的花瓣
ah……
why i smile? Cos you make me smile
如所有错失都得到宽待
如计较会被换成慷慨
如纯良仍然能被记载
孤苦的得到理睬
这可算妙想天开
愿这世界如童话 抱着想像实现它
就凭摘星的手臂 为地球每夜放烟花
就算世界无童话 放下包袱完成它
就来学攀山者有心不会怕
ah……
Why I smile? Cos you make me smile
如所有苦衷得到体谅
如占据会被换成分享
如捱穷仍然能被敬抑
挑剔的懂得赞赏 呼吸会更加清香
愿这世界如童话 抱着想像实现它
就凭摘星的手臂 为地球每夜放烟花
就算世界无童话 放下包袱完成它
就来学攀山者有心不会怕
ah……
Why I smile? Cos you make me smile
ah……
Why I smile? Cos you make me smile
若你我他一起唱歌 这世界会动人得多
任你我他相差再多 仍然能同座
03/11/2015· 分类 :杂文录· 标签: 女神· “女神”,莫欺少年“挫”已关闭评论
和另一个学院的同事聊天,说起他们学院的一个普通行政人员是我们学院某教授的夫人,她说:你知道吗?我们那位老师和你们那个教授是大学同班同学,读大学时她是团支书,很优秀的,帮助后进生和你们那位教授“一帮一结对子”,后来俩人就恋爱结婚了……你们那位教授啊,当年可是不起眼的后进生呢啊哈哈~~~
前阵子见了一对刚刚研究生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学生,俩人是读大三的时候开始谈朋友的。印象中女生是个开朗的学霸兼学生干部,各种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谈吐不凡交友广泛形象上乘算得上一代风云学姐;而男孩子则比较腼腆内向,大学里默默无闻,看上去只有呆没有萌的,倒是经常被人说“他是那个谁谁的男朋友”。
这次见面猛然间发现,男生已经俨然成了一个聊起来专业问题和工作内容来侃侃而谈的职场人士,言语中多了几分自信,眉宇间多了几分气度;而女生小鸟依人般地坐在旁边,言语不多,看男友眼神里满是欣赏和自豪。
我不知道从本科毕业之后的短短几年都发生了什么,让她从一个争强好胜样样不服输的女学霸变成了一个醉心于厨房事业和装修计划的居家女孩,让他从一个什么都不突出的普通男生变成一个越来越专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的“阳光型男”,但我已经发现这样的蜕变不只是发生在他们俩身上。
女孩子总是显山露水暂露头角引人注目比较早一些,男孩子总是相对晚一些——同一年龄段的学生里往往是这样:大多数女生很早就知道怎么变得/保持“美美哒”,穿什么衣服搭配什么颜色服饰能凸显自己的优点,拍照时怎么摆pose能展现不同的风格,乃至什么样的化妆品和香水的使用能配合自己的心情。这些还都只是外在,还有很多内涵的东西也是女孩子比较“早慧”,细腻的心思总是更早体会到丰富的感情和感觉,伶牙俐齿的口才似乎是女性天生优于男性,小学初中时女生的成绩总是平均好于男生,对生活质感的体悟和追求也是同龄的男孩子所不能及的。
这带来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同龄的女生都不愿意接受同龄的男生,认为他们“幼稚”“土”“不成熟”,虽然他们愿意把同龄的她供为“女神”。
有时候,在长辈或外人看来也是如此:这个女生是如此的优秀,她身边的那些男孩子怎么都那么挫挫怂怂的土土的憋憋屈屈的,怎么能配得上她呢?怎么hold得住她呢?
看看“朋友圈”里的状态,感觉甚是明显,单身的女生们(有学生党,也有职场人)晒的大都是美美的自拍照呀、小资的食品啊、漂亮的风景啊、高大上的餐厅啊、有内涵的短句啊什么什么的,“女神”范儿十足;单身的男生们晒的东西很有限,大多是打球、锻炼、肌肉、烧烤、啤酒……这些在女生们看来一点也没有“情调”的东西,偶有一两张照片,也丝毫不加修饰,技术和内容都渣得很(摄影男除外)。
可能一是因为天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女生往往对美、对情调有种自觉自主的追求,男生则懒得多;二是客观原因所致:很多家长自觉不自觉地秉承或践行的“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的理念,相同或相似的家庭条件下,女孩子总是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男孩子则少得多。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经历和阅历,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能内化到一个人的身上和心里,让她/他由内而外产生一种自信的魅力,光彩照人。但经历和阅历,需要有伴儿,就像演员需要有对手才能更“出戏”。这就是为什么越有恋爱经历的人,说话做事越得体,不再莽撞和稚气,交往起来越游刃有余。
但是问题来了——越是没有经历,越难找到人演对手戏!但女生们有闺蜜啊,一起去逛街、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吃点有情调的东西、一起去看场有情调的电影、一起讨论点儿品牌、一起追一部感情剧……就在这样的探索实践中,一个个变得越来越感情丰富神采奕奕成熟可爱,比同龄的男生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男生呢?基友们除了一起打打游戏打打球吃吃喝喝拼拼酒,还能一起做什么呢?一起去餐厅感受情调和氛围?一起去旅游双宿双飞?一起看电影相对流泪?不是很怪吗?没有锻炼就没有提高,于是和同龄的女生相比总是显得挫挫的。
于是和同龄“女神”们在情调气质外在方面可以棋逢对手旗鼓相当的,除了极少数精品的男生外,就是一些男闺蜜或gay蜜了。而能够在情调方面完全压制和hold住这些“女神”的,就只有一些经历丰富的老男人了,比如宋思明和东哥之类,而每一个成熟有情调的老男人,都是和别的女人演了多年的对手戏后才成长起来的,不然你以为是天生的?!
但人生不是只有情调,隐藏在那些挫挫的男生内心的强大男人,一时可能还没有得到展露的机会,就在不远的将来,男孩们都要成为狩猎的男人,他们拼杀的可不是谁比谁多了解一些女性心理学,也不是谁比谁多知道一些包包和化妆品的名牌,也不是谁比谁更会穿衣搭配讲究时尚……
你只有穿越这同龄少年表面的“挫”,看到他的实力和潜力,陪他从初学者开始演对手戏,才能享受到他将来的“男神”样子;
你只有穿越这同龄少年表面的“挫”,选择一位未来有能力为你狩猎并且能坚持一直为你狩猎的男人,才能让自己“女神”的样子更久远一些!